高中趣味数学校本课程_高中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2024-10-09 04:52:02 0 0 校本课程开发有哪些? 我们的教师已经具备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了吗?校本课程不就是兴趣小组或活动课吗,还需要什么开发?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什么是校本课程,还涉及到校本课程到底有哪些开发类型。 如何划分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有许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开发主体、开发范围与开发程序这三个维度。 如果按开发主体来划分,则有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现阶段我们主要倡导教师小组、与校外合作这两种。 如果按开发范围来划分,则有单门课程、一类课程和所有课程的开发,现在我们主要倡导一类课程的开发。 如果按开发程序来划分,则因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 在这几种方式中,课程开发主体的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开发的范围从小到大,开发的程度也由易到难。 课程选择是参与程度最低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只是行使了课程选择权,是从几种备择的课程中选择一种。 课程改编、整合是在备择的课程中通过增减和重组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加工。 课程补充、拓展是对原有课程进行补充性、拓展性的加工。 课程新编是参与程度最高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意味着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技术创生一门崭新的课程。 校本课程有哪些具体的开发形式 综上所述,开发程序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维度,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具体形式。 课程选择。 主要是指在备择的几种课程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作为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刚起步时或课程开发能力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经常采用这种适宜的方式。 如当学校确定要开一门书法课,在既没有经验又没有合适的教师的情况下,看看别的学校有没有可借鉴的或类似的课程,如有,就可以移植或选用,以后再逐步建设。 当然,课程选择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同时还要有可供选择的课程。 课程改编。 主要是指学校和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或自己的、或别人的)进行修改,以形成一门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 它也包括某些学校引进国外的课程进行翻译和本土化改造。 课程改编一般涉及五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修订,即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与课程资源的修订。 课程整合。 主要是指按照某个重要的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一门新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可以弥补以分科为主开发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校本课程引进最新的主题元素,如可以以灾后心理辅导、汶水新城规划、奥运志愿者、太湖水污染治理等这样的主题开发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校本课程。 课程补充。 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 课程补充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如英语会话、作文写作指导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补充;可以是矫正性的,也可以是补救性的。 课程拓展。 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优势而进行拓展,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 课程拓展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如数学思想、唐诗欣赏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拓展,如国际象棋Ⅰ、国际象棋Ⅱ等;可以是内容的广度拓宽,也可以是内容的深度加深。 课程新编。 主要是指按照学生课程需求的评估以及可得到资源的分析,在学校教育哲学的观照下确定开发一门全新的校本课程。 所谓新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是相对个性化而言,越个性化的课程,就越能体现新编。 许多学校的“特色课程”以及最具时代性的课程就属于此类,如校史教育、“我与上海世博会”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形式的分类本身只是为了学理上的清晰,而且局限于某一门课程的开发,而不是指校本课程整体方案的开发。 事实上,学校和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开发活动时无需对号入座,还是要以课程产品的品质为导向,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开发形式。 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对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然后对参与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让教师有机会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数学校本研修主题有哪些? 主题可以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等,遵循网络学习与线下研修结合,个人学习与同伴互助结合,教师交流与专家引领结合的原则,主要以活动和课题研究为载体来进行校本研修。 可以组织课堂观摩、展评,备课、说课竞赛,论文评选等活动。每次活动以问题研究和主题系列研究为主。 什么叫校本课?都学什么?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办学定位,结合学生需求、教师教学经验以及社会需求,自主设计、研发并实施的教育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和探究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设计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除此之外,校本课程的实施也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外部力量的联合合作,以实现内外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 高中阶段课程类型?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 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课程内容,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高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 高中课程分为哪三类及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在科目设置上,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劳动同样为必修课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