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资讯公众号 为什么高中生那么累 2024-08-29 07:59:41 0 0 一、为什么高中生那么累当前,教育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高中生十分的累。不仅是学业繁重,还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各种压力,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高中生身心双重的负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高中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相对较为紧张的状态。高中是人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定向的时期。这是因为高中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要求更高,学生必须学会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情况,其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较大。再加上高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不仅在于提供知识的传授,还有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养成奠定基础。其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高中生时常感受到学习、家庭、社交等方面的压力。如学业竞争进入到繁荣期,学生被强烈的竞争压力所困扰,要在高中阶段打好故乡考,复读可以给予学生提前适应竞争的时间。家庭方面,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好成绩,会在成绩较为滞后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方法督促孩子。再加上社会的各种诱惑和影响,高中生何时休息、怎样休息也变成家长、老师、社会等方面的关注点。最后,高中生心理上的某些特殊因素也构成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因为过分自卑、过重责任感等原因引发自己的心理压力。有一些学生能力、表现与其自我期望相差太大,造成了心理分裂和矛盾,压力进一步加重。综上所述,高中生之所以十分累,原因有多方面,归根到底是应对了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应对自己的未来。但高中生为了追求目标去努力也是好的一种状态,家长、学校和社会也要从多方面提供帮助和保障,使高中生尽早释放压力,努力在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中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二、高中生该给他买电脑吗,听大家意见是可以买的,前提是不能用来打游戏。电脑还是能做手机上不能做的事的。电脑对学习知识有帮助的地方:查资料简单快速。用电脑学习对高中学生不利的地方:容易形成懒惰心理,遇到稍微有些难度的题就想依赖电脑,甚至个别同学养成习惯,做题或考试时都要上网查答案,学习过程中大脑处于停滞状态,学习过程简化成查资料过程。通常情况下,用电脑“学习”的孩子根本就不是用电脑学习,需要用电脑学习的学生是极尖端的学生,课内知识已经远不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网络学习起到拓展知识开拓视野的作用,大部分学生用电脑不是学习而是游戏或交友,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游戏与交友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但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一定负面作用。弊端:1、损害视力。眼睛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视力下降。如果每次对着屏幕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而且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期,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会使我们的脖子僵硬,坐姿不端正,对我们的形体姿态的危害也是很大的。2、电脑辐射大,长期玩电脑对身体伤害很大。3、最严重的许多高中生特别容易“迷恋”游戏,一旦上瘾,就把课余时间全花在玩电脑游戏上,荒废了学业,致使学习成绩下降。三、读毛选能提高写作能力吗(毛选适合高中生读吗)文栩然赵清发布栩然说(ID:xuranshuo)1大家好,6月7日中午的时候,全国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迅速在大家的朋友圈里分享,也成为了众多网友热议的话题。仔细一看,发现全国多地的作文都与党史有关,这令我感觉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毕竟,2022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特殊的年份,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期!回首过去,中国党建党100周年,这时回望历程,强调党人的奋斗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展望未来,当前我党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宏伟历史任务--3月12日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去,本公众号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党史、毛主席、红色文化、中国有关的文章,也感谢众多网友的热切关注,每次看到评论区里的留言,我都非常感动。在此调查一下,各位读者,有没有高考考生的家长?有没有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如果有,那么家长们有没有推荐给孩子看?学生们有没有持续阅读?如果有,那么相信这对高考的作文写作很有帮助,你真的是赚大了。能帮助到大家,我真的感觉非常高兴。如果今年还有备战考研,或者其他科目需要学习党史朋友,也可以持续关注。为此,我结合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I卷的作文题目,连夜试写了3篇,特意从党史切入,但是是以学生视角来写的。考虑到过去发文字数经常在5000字以上,而高考只要求800字以上,所以每篇作文也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字数控制在800--1100字之间。好,现在进入正题。2、全国甲卷作文题目中国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敬仰的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只有“有为”的态度,我们的人生才大有“可为”人的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这是值得每个人都思考的问题。有的人非常清晰自己的目标,他的人生过得非常有价值;有的人没有对自己进行规划,他的人生过得也是浑浑噩噩。童年时,我们的人生在玩耍、嬉闹中度过,不会去思考“人生该如何度过”的话题。当我们走进高考考场时,发现自己已经年满18岁,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是时候规划自己的人生了。回望过去的经历,我不断问自己:该做些什么,才使岁月值得纪念呢?直到我翻开了党史时,我才发现自己找到了答案--一位位永载史册的英雄,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篇篇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文学作品,一首首催人奋进的歌曲,让我感受到了乐观主义精神的力量!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遭受多大的磨难、经历了多大的黑暗,都一定有党员站出来扛着红旗前进,直到推翻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正如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唱的那样:“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为什么这些英雄的人生如此“可为”呢?因为有一个“有为”的信念--实现主义理想,为事业奋斗终生!这颗“有为”的信念种子牢牢地根植入每个党员的内心,即使一开始弱小,但它终究会变成参天大树。有人曾哀怨自己的能力有限,人生“可为”的事情有限,可看过党员艰苦奋斗的历史之后,我才发现“能力有限”只是一时的,只要内心扎根“有为”的种子,一切都是“可为”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当党员以“小米加”的方式应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时,他们没有哀怨自己能力有限,依然可以战胜敌人;当党员在长征时必须穿越雪山、草地时,他们没有哀怨自己能力有限,依然可以“乌蒙磅礴走泥丸”;当党员被敌人实施经济封锁时,他们没有哀怨自己能力有限,依然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有“有为”的态度,我们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遇到困难时我们才会去战胜它、突破它,只有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们的人生才大有“可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长期处于任人欺凌的状态,随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人使中华民族“站了起来”,以为代表的党人使中华民族“富了起来”,回望这些党史时,我感到澎湃。如今,新一代的党人正使中华民族“强了起来”。展望未来,我们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前方!在如此美好的时代里,在如此青春年少的岁月里,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呢?我的回答是:先“有为”,再“可为”。我相信,一切都会实现的!3、全国乙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时代的伟大,来源于我们共同理想的伟大有目标的人生与没目标的人生,到底有什么区别?就以射箭为例吧,目标就犹如靶心,有目标的人会不断向着目标付诸行动,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和射技,直至射中靶心,实现理想。没目标的人呢?他没有理想,没有参照,只会对着空气乱射一气,生活中过得稀里糊涂,如同水中浮萍,随波逐流。对于我们未来还有着广阔人生的当代青年们来说,设立人生理想到底有多么重要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记得哈佛大学就做过一个关于“人生目标”的社会调查,最终得出结论:拥有长远目标的人是社会最顶尖、最成功的一类人群,拥有短期目标的人是社会中层的一类人群,没有人生目标的人是社会上最爱抱怨、生活状况最差的一类人群。这个社会调查证明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那么,设立人生长远目标的最好案例是哪个呢?很显然,正是中国党。今年正是建党100周年的年份,我们有必要回首一下党的光辉历史。1921年7月,13个年轻人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成立了中国党,这在现在看来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可在当时看来几乎微不足道,毕竟那时党还非常弱小。28年后的1949年,中国党却拥有了几百万的党员,这期间不但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强大的派,建立了新中国,更是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战胜了更加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我们不禁要问:28年的时间,为何前辈们遇到了如此之多的困难和磨难,却依然一次次地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创造了奇迹呢?答案很简单:他们有一个长远而伟大的人生理想--振兴中华。很多人觉得长远目标很难实现,所以还是设立短期目标吧。可我通过党史感受到,长远的目标反而容易实现,因为那涉及到一个人的理想和信仰,每个人都会激发自己的所有潜力,去维护他的信仰,实现他的理想。很多人觉得目标太大难以实现,所以还是设立小目标吧。可我通过党史感受到,越大的目标越反而容易实现,因为那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在路上就会自然而然有人加入,与你一起的实现目标,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时至今日,中华民族已在无数前辈的共同奋斗之下崛起,接下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肩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在这个伟大的理想里,有你、有我、有大家。因为,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人因梦想而伟大!时代的伟大,来源于我们理想的伟大!4、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7年4月,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我们的成就,藏在我们的志向之中看到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写出的这段话,我感到非常震撼,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他未来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他的志向之中。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来源于他的性格,而他性格的形成则来源于他年轻时的思想。1917年时中国党尚未成立,只有24岁,与当代的和平环境不同,他面对的是一个山河破碎的中国,中国人被各国列强骑在脑袋上作威作福,甚至被称作“东亚病夫”。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便开启了屈辱的近代史。很长时间以来,晚清政府逢战必败、逢败必降、逢降必赔款,久而久之,中国人从骨子里都觉得自己很弱小,强烈的民族自卑感使中国人抬不起头来。24岁时,就开始忧国忧民,他的心中始终盘旋着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他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认为一个人身体只要勤自锻炼,就可以变强。弱小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悲”,自己否定自己。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此,一个民族不也是如此吗?中国弱小不可怕,可怕的是民族的自卑感,只要中国人民能够自强,终究就可以战胜那些“自喜”的外国列强。在毛主席后来一系列的辉煌历程中,他带领党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带领中国从被动挨打走向了独立自主,这一切始终都有着他远大志向作为支撑。只要一个人的志向足够强大,那么他不但可以从弱小走向强大,还可以带领一支团队、一个组织甚至一个民族从弱小走向强大,毛主席就是最好的榜样!如今已是2022年,离毛主席写下此文的1917年已经过去了104年,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找回了自信。几个月前,中国代表在与美国代表谈判时,面对美方的无理要求,敢于坚定地以“你没有资格居高临下跟我说话”还击,就是最好的例证!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们高考的日子,我们即将成年,未来国家的崛起重任将承担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想到这里时,我的耳畔响起了梁启超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感谢我们生在了这个伟大的时代!100多年前,青年时期的毛主席立下远大的志向--振兴中华民族,而他一生的成就,就藏在这个志向里;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最美好的年龄里立下志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相信,我们的成就也藏在这个志向之中!——END——大家好,我是栩然,感谢大家的阅读和评论。想第一时间看到更多有态度、有深度的文章,欢迎关注猎考网,了解更多成人学历资讯!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