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力高中最新资讯 高中去美国的念书时间的问题 2024-08-28 20:34:40 0 0 一、台湾的小学、初中、高中叫什么国小(台湾)=小学(大陆),国中(台湾)=初中(大陆),高中是一样的叫法。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在光绪年代之前是台湾唯一的“府”,1885年设台湾省。台湾省的简称取省份名首字“台”。二、延伸力的国际标准是什么稿件来源:《新三思通讯》IMPLEMENTATION MAIN POINTS OF CHINA NATIONALSTANDARD GB/T228-2002(选自理化检验2004-1-3)梁新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 100081)摘要:根据新修订的国家标准GB/T228-2002的发布实施,介绍了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新标准的测试方法要点及性能测试的主要技术要求,以便于标准的使用者正确理解和贯彻。对新旧标准过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关键词:标准;拉伸试验方法;性能测定中图分类号:T-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012(2004)01-0045-041引言国家标准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已于2002年颁布实施。这一新国家标准是合并修订国家标准GB/T228-19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3076-1982《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和GB/T6397-19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三个标准为一个标准,它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892: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也是GB/T228第三次修订。GB/T228-2002包括的技术内容和要求与原三个标准有较大的不同,尤其在性能名称和符号、抗拉强度定义、试验速率、性能结果数值的修约方面变动较大。而且,新标准中增加了引用标准和关于试验方法准确度方面阐述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GB/T228-2002,将该标准的要点和实施中需注意之点说明如下。2 GB/T228-2002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但不包括金属构件和零件)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试样或产品的横截面尺寸≮0.1mm。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例如金属箔、超细丝和毛细管等的拉伸试验需要双方协议。其原因在于:①横截面小的产品,按照标准中建议的量具分辨力要求不能满足附录A和附录C规定横截面测定准确度在±1%和±2%以内的要求。②试样标距采用常规的划细线、打小冲点等方法进行标记不可行。③常用的引伸计不适用于此类型产品试样的试验。试样的夹持方法需要特殊夹头等。3室温的温度范围标准中规定室温的温度范围为10-35℃,超出这一范围不属于室温。对于材料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性能对温度敏感而采用更严格的温度范围试验时,应采用23±5℃的控制温度。上述10-35℃的温度范围实质是指容许的试样温度范围,只要试样的温度是在这规定的室温范围内便符合标准要求。4标准中的引用标准标准中的第二章引用了6个国家标准,即:GB/T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eqv ISO377:1997)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T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idt ISO9513:1999)GB/T16825-1997拉力试验机的实验(idt ISO7500—1:1986)GB/T17600.1—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eqv ISO2566—1:1984)GB/T17600.2—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eqv ISO2566—2:1984)标准中通过注日期引用的这6个国家标准是构成GB/T228—2002标准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应遵照被引用的6个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其中被引用的5个标准分别等同和等效相应的国际标准。目前,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还没有相对应的国际标准。5性能和术语定义5.1性能定义为了与国际接轨,性能的定义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与原GB/T228—1987相比较,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定义有明显差异,其他性能的定义无实质性差异。新标准将抗拉强度定义为相应最大力(Fm)的应力,而最大力(Fm)定义为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按照这一定义,如图1所示的拉伸曲线,最大力应为曲线上的B点,而不是旧标准中的取其A点的力(上屈服力)计算抗拉强度。新标准中屈服强度这一术语的含义与旧标准中的屈服点有所不同,前者是泛指上、下屈服强度性能;而后者既是泛指屈服点和上、下屈服点性能,也特指单一屈服状态的屈服点性能(σs)。因为新标准已将旧标准中的屈服点性能σs归入为下屈服强度ReL(见标准中的图2d)。所以,新标准中不再有与旧标准中的屈服点性能(σs)相对应的性能定义。也就是说新标准定义的下屈服强度ReL包含了σs和σsL两种性能。FA BFm0ΔL图1 B点对应的力为最大力FmFig. 1 The force which the point B corresponding is the maximum force Fm5.2术语因为国际标准采用了延伸(extension)和伸长(elongation)两个近义术语,国标中也相应地采用了这两近义术语。可以理解为拉伸试验时在引伸计标距(Le)上的伸长称为延伸,在试样标距(Lo)上的伸长称为伸长。它们并无本质区别,而且完全可以通过测定延伸方法来测定伸长。6性能名称和符号6.1名称新标准中定义了12种可测拉伸性能,其中10种性能的名称与修订前原标准的名称有差异。表1列出了新旧标准的性能名称及其符号。表1:新旧标准性能名称对照Tab. 1 The contrast of the terms of mechanical property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national standardGB/T228—2002 GB/T228—1987性能名称符号性能名称符号——屈服点σs上屈服强度 ReH上屈服点σsU下屈服强度 ReL下屈服点σsL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规定总延伸强度 Rt规定总伸长应力σt规定残余延伸强度 Rr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r抗拉强度 Rm抗拉强度σb屈服点延伸率 Ae屈服点伸长率δS最大力总伸长率 Agt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δgt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 Ag最大力下的非比例伸长率δg断裂总伸长率 At——断后伸长率 A断后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 Z断面收缩率ψ新标准没有定义与旧标准相对应的屈服点(σs)这一性能,所以不再有相应的性能名称及其符号相对应。6.2符号对于强度性能的主符号,新标准用英文字母R代替旧符号的σ;对于延性性能的主符号,新标准用字母A代替旧符号的δ,用字母Z代替旧符号的ψ,见表1。应特别注意新、旧标准对于断后伸长率符号表示的差异:GB/T228—2002 GB/T228—1987Aδ5A11.3δ10Axmmδxmm符号A(不标注下脚注)表示用比例系数k=5.65的比例标距测定的断后伸长率;用其他比例系数的比例标距或非比例标距测定的断后伸长率时,符号A应分别标注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值和非比例标距的长度,例如A11.3和A100mm。标准中对各强度性能所对应的力的符号未全部具体规定,但规定了力的符号用F表示和规定了最大力符号Fm。因此,建议在试验报告和试验纪录中采用下列的力符号:FeH(上屈服力)FeL(下屈服力)Fp(规定非比延伸力,例如Fp0.2)Ft(规定总延伸力,例如Ft0.5)Fr(规定残余延伸力,例如Fr0.2)GB/T228—2002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性能符号,鉴于目前相关的产品标准还不能同步修订的状况,为了避免出现混乱,建议:在过渡期内,试验报告可以在新的性能名称及其符号之后的括号内定出旧符号,例如:上屈服强度ReH(σsU),下屈服强度ReL(σsL),抗拉强度Rm(σb),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σp0.2),断后伸长率A(δ5),断面收缩率Z(Ψ),等。7单位标准中规定采用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SI单位)。应力单位N/mm2和Mpa,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倍数单位,两者都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标准中,应力单位采用了N/mm2,而1N/mm2=1Mpa,如果报告中使用了应力单位Mpa,不认为是错误。但从标准的归一化意义上来说,应力单位应采用N/mm2。文章未完,因技术性符号无法粘贴,请来信索要资料:sans_tongxun@sans.com.cn三、高中去美国的念书时间的问题听起来你的大方向是确定要在美国上大学,你的方案可以按照下面的原则而定。1.美国的大学申请是评估一段长时间课内课外成绩的累积,这些成绩当然包括在国内的表现,可是除非你拿了国际承认的奖项(Math Olympiad),美国大学很难来评估这些学业竞赛的代表性。美国大学有美国每一所高中的评估资料用来鉴定高中的等级,和SAT以及AP/SAT2成绩同时作为学生成绩的参考。但是对国外高中这些资讯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建立,所以除非是中国知名高中或者第一流的国际学校,国内大部分高中一流成绩若是没有美国高中的成绩衬托之下,很难取得一槌定音的效果。2.来美国刚开始生活学业一定有很多的不习惯,这些都可能影响课业和成绩。再加上英文听力可能跟不上,上课理解程度一定会受到影响。假如考试题目都无法完全看懂,即使数理化非常好也是白搭。美国的大学入学评估也要看学生的成绩的趋势,从头到尾完美无瑕当然最好,但是前面差一点后面好要远比前面好后面差强得多。早来美国即使一开始栽了跟头,后面还有机会追上。晚来栽跟头就没有时间赶上,吃亏很多。3.你的这些计画里面有个明显的盲点就是只考量了GPA和SAT。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原则其实非常简单:他要确定学生被录取后有足够的能力在个人学业以及团体活动都可以取得成功。因此学生的一贯性与持久性(Consistence and Persistence)可能比一串数字重要。所以这些学校除了要求申请人优异的成绩之外,一律需要学生课外活动的表现。这些课外活动包含了一切活动如运动、音乐、社团活动、校刊编辑,但同样重要的是社区服务。这两者的表现或许不需要顶尖,但绝对需要时间的累积,不是像点名一般,做满多少小时就算数。而且最大的忌讳是东一个西一个,活动一大串,可是样样稀松。因为证明了学生没有常性,吃不了苦。不但加分没份,扣分倒是有余。(几年前有一个国内来的学生SAT考满分结果被普林斯顿大学拒收,义愤填膺之下控告普林斯顿大学种族歧视,结果可想而知。但是只要稍微对大学申请有了解的人都把这事当成笑话。)4.美国的一流大学对於学生的Personal Statement以及Essay非常重视。这些作文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是相当多是与生活经验或者课外活动有关的,越早来美国,经验越多,越容易发挥。有些私立学校甚至还有面试,结结巴巴的英文或除了功课两眼漆黑的生活经验是很难被看上的。5.美国高中生申请大学准备是从高二升高三(11~12th grade)的暑假开始(考SAT时间不算),长春藤的Early Action/Early Decision通常十月截止,绝大部分学校的一般录取最晚也在12/31截止。所以等到升上高三再来,所的事情搅在一起,等於自己砸自己脚。6.国内的SAT补习机构当然有效,但主要针对短期冲刺。SAT对平常实力较强的学生反而像是智力测验或者复习测验。平常实力的提高要比补习强,所以为了加强SAT而延后到美国的时间不大聪明。何况美国一般上完十年级下的程度考SAT已有余。你反而更得担心AP与SAT2。7.美国没有重考这件事,对於第一流的大学来说光是耽搁一年这事本身就说明学生缺乏竞争力,除非利用这一年做些什麼大事(例如Peace Corp),反而对申请更不利。8.还有一件事是很多没走过一回的人不了解的,高中最后一年的成绩是最不重要。所以想在美国上高三努力用功,即使拿A+++对申请也没用,因为己经一翻两瞪眼了。(拿全C或全D倒会被取消录取资格)。晚来美国造成的不利因素当然不是无法克服,可是申请大学就像人生一样,每个人得想尽办法增加成功机率。大陆的高一等於美国的十年级,等到你转入美国的十一年级时只剩下整整一年的时间准备,这个时间已经很紧迫,留在美国一路准备在我看来是你机会最大的选择,假如你还要再回大陆,功课上可能会占一点便宜,其他方面只会吃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