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热点资讯,初中生可以订阅哪些报刊或杂志

一、高中生物省区的决赛和初赛题目难度和考点相同吗

高中生物省区的决赛和初赛题目难度和考点相同吗

(一)预赛: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考查高中生物3个必修模组的内容。(二)决赛: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充套件,扩充套件的部分可参考高校普通生物学的内容。试题难度大于高考、低于全国竞赛试题。

高中生物题目

可以在百度文库中查到,现举一例:

绪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援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络、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永续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程序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著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阶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阶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

61.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4.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资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资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资讯)。

76.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记忆体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

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著决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9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

92.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9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4.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95.在各种型别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型别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型别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9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97.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简单说下我的理解吧:

先说说转化的意思: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成为转化。

在这道题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共同培养的话,原有的突变株中的基因就和突变株X存在的基因“放”到一起了。

X与J或L共同培养,7个基因小段都完整了。J缺的是A4A5和A6,L缺的是A4A5A6A7,那么说明这些基因在X中都存在,否则它们“组合”到一起,7个基因不可能是完整的。

于是可以得出,X不是缺A1A2就是A3,这样它的基因才能和J和L“互补”成完整的。

X和K或M共同培养,7个基因不都完整,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其中K缺的是A3A4,M缺的是A1A2A3A4A5,那么X缺的一定是A3。

否则的话,若是X缺A1,M中恰好有A1,两者共同培养基因就完整了。

若是X缺的是A2,M中恰好有A2,两者共同培养也完整。

所以说,要想不完整,X只能缺的是A3。

好像罗嗦了些~~希望你能明白~

求历年全国高中生物奥赛初赛试题

我妹看的是全国卷的,在网上搜的,就是没打印出来,遗憾

求高中生物竞赛02-08山东省决赛题

1:你去下面的网站看看有很多生物竞赛试题。你去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

:bbs.pep../forum-148-1.

急需:河北省2006年高中生物竞赛初赛试题!

上网找呀!

我想,你应该可以在"地址"上打"河北省2006年高中生物竞赛初赛试题!".

祝你成功!

我猜,你应该是要参加竞赛吧?你好棒!祝你取得好的成绩!

2010年江苏省高中生物理竞赛初赛时间

9月第一周周日

简单高中生物题目

D,种群的定义是建立在物种基础上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个物种组成的群体称为种群。而物种是指一个动物或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以至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些变异很小的相同的有机体,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元。

A公园里的花卉可以有菊花,也有月季,所以不是,B、C同理。

高中生物学题目

重复效应,可能出现的分离比,应是9:3:3:1的变式

可以成为:9:7 9:3:4 12:3:1 12:4 15:1 10:6 13:3等等

但是这些分离比有个特点:比值的两个数的加和为16

高中生物考点分析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对阁下有用~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必修模组)和选考部分,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和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两个选修模组中至少选择一个模组的内容。

即以必修模组为主、选修模组为辅!题型分数比例

(1)选择题约40%

(2)非选择题约60%

试题难易比例

难题约20%

中等难度题约50%

容易题约30%

必考部分

知识内容要求(必修)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多种多样的细胞(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3细胞的代谢

(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细胞呼吸 1-4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2)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实验

(选修)要求

7-1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见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2.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7-2酶的应用

(1)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见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2.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7-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植物的组织培养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3)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见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2.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考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焦点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各种元素相关知识归纳

化学元素能参与生物体物质的组成或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N就植物而言,N主要是以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2-、N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的。N是叶绿素的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合成叶绿素。N是可重复利用元素,参与构成的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ATP、NADP+,缺N就会影响到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N在土壤中都是以各种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如NH4+、NO2-、NO3-等。无机态的N在土壤中是不能贮存的,很容易被雨水冲走,所以N是土壤中最容易缺少的矿质元素。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

P参与构成的物质有核酸、ATP、NADP+等,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但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在一般的淡水生态系统中,由于土壤施肥的原因,N的含量是相当丰富的,一旦大量的P进入水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出现“水华”现象,故现在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Fe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故Fe是一种不可以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Fe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活化中心,如在合成叶绿素的过程中,有一种酶必须要用Fe离子作为它的活化中心,没有Fe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导致植物出现失绿症,但发病的部位与缺Mg是不同的,是嫩叶先失绿。I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

Mg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

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

Zn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促进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对植物而言,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合成吲哚乙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

Na+是维持人体细胞外液的重要无机盐,缺乏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症状;

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还能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缺乏时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Ca是骨骼的主要成分,Ca2+对肌细胞兴奋性有重要影响,血钙过高兴奋性降低导致肌无力,血钙过低兴奋性高导致抽搐,Ca2+还能参与血液凝固,血液中缺少Ca2+血液不能正常凝固。

二、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点归纳

1.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低等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液泡。

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有叶绿体、高尔基体。

2.具有膜结构的是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没有膜结构的是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等。

3.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暗反应)、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细胞核(DNA复制)。

4.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需说明的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而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主要供细胞内利用。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高尔基体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6.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光能转换:光能一电能一活跃的化学能一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化能转换:稳定的化学能一活跃的化学能)。

7.储藏细胞营养物质的细胞器是液泡。

8.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9.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或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系统的半自主性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0.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合成)、中心体(由它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

11.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有色体(类胡萝卜素等)、液泡(花青素等)。

另外,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多。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体内虽然无线粒体,但细胞膜上存在着有氧呼吸链,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蓝藻属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有光合片层结构,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叶绿体和中心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为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

12.原核细胞:无核膜,无大型细胞器,有核糖体,一般为二分裂。由于无染色体,因此不出现染色体变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3.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形式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核仁、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二、初一的课程有哪些

初一的课程有哪些

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美术、资讯科技。

初一最能拉分的是英语和数学,其他的副科,地理、生物、政治、历史。

初一学习的秘诀:多做练习题、做好单词积累、抓好次科、多看作文书。

各科内容:

语文:文言文、现代文、古诗词。

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函式、二次根式、勾股定律、二次函式、一次函式等。

英语:音标、语法。

地理:地理基础,地图,记地名。

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显微镜、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和作用、呼吸作用等。

政治:时事热点

历史:中外古代、近代、现代史。

除了语数英以外还有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七门主课,月考不考生物和地理。

初一第一学期的课程比较轻松,但门门都得上,落下老师不会补课,所以每门主课都要认真听。

如果落下课了,除了语数英以外可以用一些辅导书,像教材全解一类的讲得很详细,基本与老师讲的一样。如果你的成绩还可以的话,我不太建议补课,因为我们一些同学暑假补课后效果一点也不好,上课好好听讲,作业做到就好了。如果成绩不太好,我建议补以前不会的内容,因为初一的很多内容是建立在小学之上的,所以不要补初一的内容,这样没用。

1、初一最能拉分的是哪科?

英语和数学,其他的副科,地理、生物、政治、历史,如有可能,最好都别低于85分,否则你的总分名次不会很高。

2、初一学习最需要什么?

有几点:

1.多做题目,建议多买几套题目平时做一做。而且要背得一定要熟背!

2.在初一英语和数学学好的同时,最好看看初二的,因为英语考试有可能有单词不认识

3.多订阅英语杂志,多听磁带

4.忠告:千万不要忘了抓副科!

5.语文,最好找写作文书看看,因为作文分值不低哦!

6.英语要多记些语法,而且千万别弄混了

3、初一七科各科都是学什么的??

语文还是那样学课文,文言文多点、

数学学习高阶一些的,比小学要系统一点

英语从字母开始,还有音标,后来到语法

地理学习地理基础,并且有地图,要记地名

生物学习植物,记熟就可以了

政治应该也是多记得,但要注意活学活用

历史学习中国古代历史,要记朝代、年份、主要事件等

4、如何才能保证成绩不下滑??

坚持这样做,而且,如果成绩考得好,不要骄傲(虽然这点大都很难做到),但是,你如果真的骄傲的话,你的成绩真的可能下滑

对了,如果你体育不好的话,也是会影响到考高中的。有时间记得多运动!

作为一名初一的家教,初一的课程都要教,我需要准备些什么?现在初一的课程有哪些?

初一的课程;主科;语文,主要是文言文;数学,主要是几何题和方程题;英语,主要是单词和背短文;历史,主要是一些上下五千年;地理,主要是地形和位置;生物,主要是人体器官分部;政治(思想品德),主要是心理和生理问题。副科;音乐,主要是唱;美术,主要是画;资讯科技,主要是练习和掌握电脑功能;体育,主要是联络跑步。我只能说这么多了,谢谢采纳。这是我第一次解答问题,谢谢你!

江苏高一的课程有哪些

基础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副科: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另外还有:体育、音乐

初一有哪些课程?

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但是不同的地方课程应该也有所差异吧

主要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次要课程:体育微机美术综合实践班会

呵呵``!

其实初一的课程并不是很难了啦!

只是你有没有那个兴趣学``

课程有

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政治|历史|

相对来说,历史比较枯燥

数学灵活性强

英语就是莫过于老师上课讲的句型记住,单词也不需要全部背,看了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然后就没什么了

语文要注意作文,上了初中以后,老师讲作文的机率可能会很小,所以作文不好要自己补!

对于小学不错的人

基础应该比较好

要是心理承受得好的话

就是说,反应快的话

成绩不会下多少的!

放心吧!

由于我不是住校的,对于住校应该准备哪些生活用品不怎么了解,我想其实就是些日常用品罢了。

祝你初一愉快!

首先说下数学吧,数学只要该背的公式记住了,再加上练习册要坚持做,多尝试难题,如果有些兴趣就更好了.这样三年下来应该会有个不错的成绩,如果你都做到了的话中考会在120分以上,我就是个例子,不过只要你做题不马虎的话满分也不成问题

语文啊,古诗要背,该背的古文一定要背,如果可以的话要在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背,容易记.作文也要常练,还有文学常识,总之要多多培养情操.哦对了,还有现代文阅读,可以向老师咨询答题技巧,很有用的,诗歌鉴赏方面也有技巧,古文阅读把该记得都背下来并加以活用.别因为这些就怕了语文,三年认真学下来,对以后的高考也有帮助.

英语方面,别误以为它是鸟语就不爱学或是怕学不会,英语没什么难得,也就是刚开始那段时间有些吃力,只要刚开始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单词方面不要松懈,记住,千万别松懈,多做点题,尤其是阅读方面,还要多背些经典文章,这样对你的英语写作相当有帮助,坚持下来,成绩绝对让你满意

史地政啊,花点时间背背,因为高考要拿这些拉分,生物嘛```花百分之5的心思去学,物理和化学要认真的学,记住,物理公式相当重要,再加上多做题,这样好让你活用公式,化学方程式也要勤背,周期表和化学元素,再好好跟住老师的步伐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就这些吧。。。。。

初二有物理,初三化学。。。。。

三、初中生可以订阅哪些报刊或杂志

这些都是不错的适合初中生的报刊或杂志:

1、语文:《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读者》、《散文诗》、《满分阅读初中版》。

2、数理化类:《数学金刊》、《少年报》、《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

3、英语:《疯狂英语》、《忘忧草》、《英语沙龙》、《21世纪报》。

4、科学:《我们爱科学少年版》、《科学启蒙》。

5、其他:《意林》、《读者》、《青年文摘》、《实用文摘(中学版)》、《中学生天地》、《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扩展资料

满足这样青少年励志读物的书籍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紧跟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能够让孩子们切身去感受时代变迁和情节本身与他们成长的关联,不脱离他们成长的环境。

二、趣味性,能满足孩子们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们有兴趣去阅读这样的书籍。

三、必须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能让孩子阅读之后,让青少年有一种努力的冲动,热血沸腾,激发他们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动力。

四、故事本身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让孩子们觉得假大空,优秀的作品必须来源于生活。

一本好书,可以让孩子们的精神力量倍增,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促进他们健康积极向上成长,一本好书建立他们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好书由于社会的经济至上的价值观影响,好的青少年读物是可以给青少年精神和思想造成冲击的心灵大餐。

参考资料:新华网--青少年阅读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