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心理公开课教案-高中学校心理公开课教案设计 2025-04-12 05:10:16 0 0 什么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认知型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设计模式。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就是致力于研究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智慧或认知活动的情况,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认知能力和水平体现在有效地获得与处理资讯上。据此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级; 初级﹣了解层级;中级一理解层级;高级一应用层级。 如何开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1、生活卫生制度的教育:如起床、洗漱、喂奶、大小便、睡眠、活动与锻炼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饮食和营养卫生教育:如饮食不过量、饭菜多样化、按时进餐、不喝生水等; 3、一般卫生知识教育:如保护眼睛、牙齿、耳朵,纠正不良的习惯等; 4、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如不玩水、不乱玩弄电器、不放烟花爆竹、不在公路上玩耍等; 5、开展有关美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培养小孩健康的审美情趣,做到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环境适应教育丰富的物质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启迪幼儿的智慧,愉悦幼儿的身心。美化、教育化的装饰环境,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有美的熏陶。自主、开放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游戏材料,能缓解幼儿的压力,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2、人际关系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久而久之,他们在和同伴的游戏中体验到快乐,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良好行为,关心自己身边的人,鼓励其进步与努力,还要宽容幼儿的无心之过,与幼儿交流时态度和蔼,平视幼儿。 3、学习困难教育幼儿因没做好某些事而不愉快时,应该安慰和鼓励,不要表现出失望的表情。只要幼儿努力去做,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鼓励,同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避免只根据结果评价幼儿。教师不要比较幼儿的长相和身体特征,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4、情绪情感教育让幼儿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教育幼儿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要理解孩子,允许幼儿发泄。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降低达不到理想状态时的挫折感,当失败和挫折发生时,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增加经验、接受教训,丰富阅历,从中接受积极的信息。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关心他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教案怎么写? 您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教案的写法如下: 一、教案概述 1. 教学内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学对象:小学生(年级、年龄) 3.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某个具体的心理健康主题,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某个具体的心理健康主题的相关知识。 (2)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3.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体验和探索。 (3)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某个心理健康主题的实际应用。 4.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景,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3)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5. 教学评价 (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2)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调查问卷等方式,总结本次教学的效果和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三、教学资源 1.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材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教具:游戏道具、图片等 四、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某个具体的心理健康主题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学生的心理价值观、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