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校施政纲领_高中生学校施政纲领是什么

建国后的第一部施政纲领?

建国后的第一部施政纲领是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制定的,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主持制定的一个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1949年9月29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由序言和七章组成,共60条。这个会议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受该纲领为施政方针。



高中生学校施政纲领_高中生学校施政纲领是什么

《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分为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条。它肯定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告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结束和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大宪章,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实际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对于团结一切力量,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和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了重大的作用。

1945年2月2日谁起草共同施政纲领?

答:周恩来

1945年2月2日 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同盟提议,先召开党派会议,讨论如何结束党治和改组政府,并起草共同施政纲领。

国民党拒绝召开党派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坚持要组织一个有美国人参加的三人委员会来“整编”中共军队。

4月2日,赫尔利在华盛顿发表声明,宣称美国政府只同国民党“合作”,不同共产党合作。

1898年一月康有为的施政纲领?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决定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

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认为明治维新的要义有三个方面:

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