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一中: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第一中学 2024-09-10 19:58:01 0 0 一、办学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鄱阳一中前身为1939年的私立士行中学,校址位于美丽的东湖岸边,是江西省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之一,迄今已75个春秋,75年来,薪火相传、学子如林,始终引领着鄱阳教育的前进方向,以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学校形象、厚实的文化氛围、精良的教师队伍、规范的常规管理,一流的升学质量,享誉赣鄱大地,名扬大江南北。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中最好的写照。校址所在地荐福山上荐福寺与我县2232年建县历史一样悠长,范仲淹、颜真卿、王勃、黄庭坚等历史名人均在此留连忘返;名扬四海的东湖十景中的"九箭射东湖(射莆)""颜范二贤祠"、"鲁公亭"、"荐福碑"均位于一中校园内,它们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好的教材、而且也是打造江西湖旅游名城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和名片。 二、数百博士殊荣 万千英才争辉 秉承"明理、求知、强身、报国"办学宗旨,学校自创办以来,桃李满园,硕果飘香。培养学生累计达5万人,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数万名优秀学子,其中向全国重点名牌院校输送2000余人,向清华、北大输送40多人,是全县所有学校中录取清华、北大人数最多的学校,多人获省、市、县文理科状元,其中洪玮同学曾获全省应届文科状元,2007年朱颖波同学获全省理科第二名,2012年何佳铭(全市理科状元)、王炫、陈卫东三位同学均录取北京大学,2013年王正茂同学以698分录取北京大学(该同学获得2013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这在全县录取清华、北大学子中绝无仅有,成为湖城学子的学习楷模。 进入新世纪以来,该校高考成绩连年稳居全县前列,除理科见长之外,还包揽了自2006年以来全县文科状元。2007年以来,二本上线人数逐年递增,递增率达30%。多名学子被全国十大名牌院校和"985"、"211"院校录取。正基于此,近些年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中国科大、武大等数十所名校今年再次纷纷向我校优秀学子伸出橄榄枝,特许他们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这个快车道进入神圣殿堂,这在全县历史上绝无仅有。 悠悠东湖岸,铸就数百博士殊荣;青青荐福寺,分享万千英才光辉。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等校友从母校走出,成为国之栋梁;秦振波(留美博士、著名科学家)、陈掌星(留美博士后、国际知名双栖科学家)等数百博士从我校毕业,成为科教精英。万千校友遍及海内外,业绩斐然各领域,就拿本县来说,上至县领导、下至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有很多都是一中校友,这是该校的光荣,更是湖城人民的骄傲。 三、荣誉流光溢彩 名师熠熠闪光 该校为省重点中学,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鄱余万地区唯一一所),多次荣获省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省五四红旗团委、上饶市先进学校、上饶市文明学校等称号。办学水平和业绩得到湖城150万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受到省、市、县政府表彰,得到中央、省、市、县领导的多次夸奖。该校现有学生5000多人,71个教学班,大班74人,小班41人,班均人数56人;教职工总人数338人(不含临时工),其中在岗242人,在岗在编225人,离退休89人。高级职称教师90人,中级职称教师85人,师资力量全县一流。该校荟萃了全县高中教师的精英,拥有学科带头人最多,高中县级学科带头人全县14人(语文、数学、英语各2人,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音乐、体育各1人),我校占8人,涵盖了各个学科;省级骨干教师9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均居全县之首。 四、管理立体覆盖 硬件设施优良 该校的日常管理和常规管理在全县得到一致好评,学校由行政值周、年级值日、保卫科全天候值班和家长理事会构成的立体式管理网络以及学生青年志愿者和学生维稳信息员队伍,使学校各项工作做到了无缝隙、无漏洞,真正做到了让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社会关心,保证学生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晚自习和晚自习之后每个班都有任课老师值班辅导;学校还有专职的心理老师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通过"校园歌手大赛"、"演讲大赛"和业余党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各项素质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全员育人"是学校的育人特色。 2007年,我校启动优质高中项目建设工程,投资超过2000多万元,硬件设施均有了质的飞跃,校建档次、水平均上新台阶;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覆盖到每一间办公室和教室。全校教师每人均配备笔记本电脑,保证了现代技术教育教学进教室,全校每位学生配备高档钢架实木桌椅,教室照明全部采用LED光照系统;2008年在全县率先在每间教室安装了饮用水系统,保证24小时开水供应;学校后勤社会化,让全国连锁超市、食堂进入校园,确保学生用餐卫生可口,性价比合理。校园占地范围168亩和建筑面积5万m2,育人环境最优,人文氛围最浓,生活和活动场所最佳。多年来,众多中招成绩优异的学生走进该校之后,经过三年努力和锻造,无论是学业水平、人文精神,还是道德品质、思想境界,都能得到提高、陶冶和升华。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