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所有高中学校校徽(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校徽解读) 2024-09-05 10:04:12 0 0 一、东莞哪个高中是紫色校服16中、13中、1中都有紫色校服。校服(拼音:xiàofú)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学生普遍穿着。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起源发展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使富裕的学生不会去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校服制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校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长对服装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着许多的主要缺点,比如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校服的质量不佳,容易掉色发霉,尺寸并不适合所有人,不方便补订等等。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熠熠生辉。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阖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三十年代:旗袍在校园内得宠三十年代出现的旗袍款校服,逐渐代替了原本的裙衫式制服,而三十年代也是旗袍最为流行的十年四十年代: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杨沫的《青春之歌》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事。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旧军装:接二连三的“运动”抹煞了锦绣河山的绚丽色彩,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制,看看这时期的学生吧,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他们最主要的色彩。(但这可不算校服,这段时期“校服”这个词从我们国家消失了)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服饰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在80年代后期,“校服”这个字眼,也逐渐重回我们的视线。一开始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二十一世纪:制服式校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笼统的运动校服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韩版,制服式的校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制服能一定程度上传播社会礼仪文化,培养孩子的社会规范性。美观、舒适、安全是制服的主要表征,制服设计中加入一定的时尚元素,既不失制服的规范,又能凸显孩子的青春活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地以学校为单位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学生统一穿着学生装已实行了近二十年。2014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服装学院成立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开展学生装(校服)相关标准研制工作,中心正在着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中小学生人体尺寸数据库,在大量采集中小学生人体尺寸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体型特征,录入到体型数据库。二是研究运动中的中小学生的体态、体表、尺寸变化特征,建立服装的放松量,进而建立服装号型标准,这个标准需要保证标准号型的人体覆盖率。三是开展服装工效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研究运动过程中,中小学生的生理变化特征、温湿度的变化特征,这样可以结合面料的特性,比如排汗好、透气好的面料,以保证服装的舒适性;再比如某些部位,运动时,变化尺寸大的,就需要弹性更好的面料。如此,设计出来的服装既能够合身,又舒适,更重要的是服装对人体能起到保护作用。国家标准2015年6月30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此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棉纤维含量标称值不低于35%、甲醛和PH值达到纺织品B类要求、衣领处不允许缝制任何标签提升舒适度的细节要求。二、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校徽解读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校徽中心图案独具特色,呈现出数字"8"的形状,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名称特征。这个设计富有深意。在色彩选择上,校徽采用蓝绿相间的搭配,展现了学校生机盎然与深远内敛的双重气质。绿色的中心图案象征着生命的意义,与灵动的设计相结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对个体发展的重视。此外,校徽的色彩设计还延续了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VI主色调,表达了对前人教育理念和风格的尊重与继承,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一脉相承。校徽的图形设计寓意丰富。它形似两面飘扬的旗帜,象征学校秉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公民,展现教育的广阔视野。同时,图案又似书本叠放,强调了学校传播文化和传承文明的使命,突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校徽的图形还以两扇明亮的窗户形象出现,寓意学校积极开放,鼓励学生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与探索,倡导交流与互动,体现其开放的教学态度和对外部知识的接纳精神。扩展资料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是东莞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市直属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座落在樟木头镇。学校占地171亩,投资近2亿元,按现代化教育要求进行建设,拥有完善的功能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现代化的电化教学、网络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便利的学习条件。学校按50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2500进行规划设计。学校由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协办,将为东莞东南部的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现有学生1713人,教职工147人。三、东莞市第一中学学生考上清华 市政府给多少奖金啊~~2009年高考,东莞市东华高中凯歌高奏,高考成绩亮点分呈!该校高考取得数量与质量、尖子与全体的双丰收!311班31人考上九个北大清华!非一般的成绩令人目不暇接,兴奋不已!《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东莞时报》等媒体对此事争相报道。《东莞时报》揭秘东华高中精英班,解读“高考魔法班”背后的苦辣酸甜,每个同学都曾掉过泪,清华北大成了他们心中不折不扣的梦想。311班,是东华高级中学学生眼中的“精英班”。一旦进了这个班,你离北大、清华的大门就会更近一些。两年前,校长把311班的钥匙交到王小武手里。他失眠好几个晚上,最后跟校长说,要是一个(北大、清华)考不出来,我就自己走了算了。不光是王小武,所有接任311班的科任老师都有很大的压力。他们知道,如果一个都考不上(北大、清华),他们也会很没面子。311班,从组成的那一刻起,就是整个年级的焦点,也是校领导、各科老师的希望。全班共有31个学生,其中18个定下了“非北大、清华不上”的目标。311班的学习时间很紧,从早上6点20分开始早读,早上上6节课,上到12点30分,下午2点30分上课,上到5点。晚上从6时到11时是晚自习时间。精英班――进来一个就有人要离开三年前,这个年级共有三个精英班,都是成绩顶尖的学生选拔进去的。“就你,也能上东华啊?”一个精英班的学生轻蔑的看着他。如果不是精英班的某位同学挑衅,何思奇压根没想过要考精英班。中考那年,150个保送东华公办班的学生中,何思奇排第149个,进了高一普通班,他还是“垫底”的份。没有所谓,魔兽游戏依然是他的最爱。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就是“混日子”、连父母都不再骂他了,爱打通宵游戏就打去。何思奇在日记上写着“尊重,不是求出来的,是考出来的。”他发誓,要超过那些精英班的同学。高二开始,何思奇每天就睡5个小时,晚11点宿舍熄灯后,他就躲在厕所复习。每天中午从宿舍跑着去教室,这是为了节省时间,有时,他甚至觉得吃饭都是浪费时间。高二这一年,他以好几次年级前五名的成绩,被调入“精英班”——311班。这个班人数固定,他进去了,就意味着有一位同学必须离开。竞争――同学成了追赶的“敌人”进了311班,何思奇就坐在香钰婷前面,那一刻起,自己成了香钰婷的“敌人”。香钰婷哭过好几次,她要求班主任调换座位。“他来了后,坐在我前面,很不舒服。他干嘛要来?”小女孩的单纯心思,瞒不过班主任王小武的眼睛,香钰婷把何思奇当成“竞争对手”了,只要考试考得比他差,心里就很难受。王小武告诉她,你老怕别人超过你,其实是你信心不足。关键在你的弱科没有赶上来,你把弱科变强了。将来,他考上清华,你也考上北大,不一定非得你死我活。以后,香钰婷没再把何思奇当“敌人”,但任会跟他比。暑假,他做十多套练习题,香钰婷也做十多套。励志――把清华北大刻在书桌上进了“精英班”,不允许存在那种“考上中大很满足”的心态。曾庆聪的大学目标就是这么一步步被拨高的。高一,曾庆聪看到学校高考榜,想象自己以后考上中山大学就好了;高二时,他以第29名的成绩勉强进了“精英班”,在这个班的排名中,他是倒数第三,他定下的目标是上海交通大学,高三时,周围的同学“非北大不可”“非清华不行”的誓言感染了他。好像不冲刺北大、清华,就是个懦夫。“人生难得几回搏?!”一场励志演讲会上,他哭着跑上讲台,喊出冲刺清华大学的决心。何俊超把清华大学的校徽、校训做成一个书签,插在教材上,天天提醒自己:何思奇则把“清华大学”四个字刻在书桌右上角。对于这些高中生来说,目标、励志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自我励志,老师也会崩溃。深圳二模,311班考砸了。王小武在床上反复睡不着,念叨一连窜名字,想想哪一位同学,需要调整备考战略。爱人劝他,别压力太大,身体会垮的,下一年别带这样的班。有时候,王小武给自己吃“定心丸”:有五个种子,在这么好的土壤里,不可能一个都不发芽吧?为尊严而战东莞时报:是什么让你摆脱电脑游戏,突然间奋起学习的?何思奇(被北京大学录取):尊严,当我发现有了成绩就有了尊严的时候。高考时,我抓住保送生的救命稻草进了东华,成绩却垫底,在大家眼里,我就是一个失败者。有一次,我的成绩退步了,记得当时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你这种人退步,哪有其他人的进步,这么讽刺的话惹怒了我,从这一刻起,我要为尊严而考。光脚不怕空鞋的,在普通班倒数第几的我,在桌面上刻上了“清华大学”四个字。当时所有的同学都当我是疯子,对,我就用疯子的态度学习,每天最晚去吃饭,最早到教室,上学跑步,可以不冲凉,躲在厕所复习。我发誓,超过精英班里的所有人。高考的眼泪东莞时报:高考备战期间,你哭过吗?曾庆聪(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5月份,模拟考砸了,我一个人躲进男厕,蹲在地上流眼泪,压抑着不敢哭出声音。何思奇:临近高考时,我遭遇模拟考四连数。学校搞了一场“励志夏令营”活动,放了一首《隐形的翅膀》。主持人说,你们闭上眼睛,想想理想的大学。我想起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北京,曾在清华园走过的那串长长的桥。我才发现,原来考上清华,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那一刻我哭了,声音很大,校长一直给我递纸巾,我第一走上讲台大声说:我一定会考上清华。王小武:班里没有几个没哭过的。2009年高考东莞市文科状元感言―――复习时每刻都准备纠错本“关键是心态!”这次高考,思奇发挥比任何一次模拟考试都要好,当上状元让自己与父母都很惊喜,她认为最关键是自己心态好,才会有超常发挥。平常对她学习进步最深刻的经验是坚持与老师交流,每次模拟考后都会跟老师讨论得失,从中得到启示和提高。在复习技巧上,她的做法是准备纠错本,每一科复习都有条有理地记录所有曾做错过的题目。数学科的纠错本,她有厚厚的7本。其实,思奇的成绩并不是一直都很好,在小学是一般,直到初中才有点出众。刚上高二时,她的数学只有120多分,文科基础只有126分,算是班上的倒数几名。她也曾为此哭过鼻子,老师安慰她,“复习时暴露的问题越多,高考时问题就越少,越不用慌了。”针对她的弱项,老师每次模拟考后都给她当面批改卷子,当面辅导。这次高考,她的弱项数学拿了145分,文科基础拿了142分。“思奇文静又有韧性,很善于发现生活的美,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这是班主任曹英姿老师对她的印象。在高三紧张的学习中,你会发现思奇的课桌上绿意盎然,两盆可爱的小盆栽常让紧张复习的同学们眼前一亮。课间她会不时打理一下小花,也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直到临考,她的心态都很淡然。“这个成绩优秀的乖乖女,没想到也很时尚。”曹老师谈到,有一次到思奇的宿舍,发现不仅到处是盆栽,还到处贴着明星海报,其中有不少帅哥呢!“思奇跟同学的关系很好,高考一结束,就跟7位同学一起去桂林玩了一圈。”“教育孩子要从小规划,要给她多一点思想,多一点工具,多一点自由,少一点强迫。”妈妈在3岁前就教会思奇所有拼音,4岁前她开始阅读,读小学前就认识2000多字。“阅读越早,孩子的世界越广。”思奇的妈妈说。除此,妈妈因为工作忙没法经常陪女儿讲故事。在女儿一岁多,刚学会按录音机时,她就给她选了许多故事磁带,思奇总是一边玩,一边听精彩的童话故事,之后思奇的语言学习都没怎么费力。“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当是父母,对女儿的教育,早期花的时间与心思较多,越到后来就越不费力了。” 2009年高考东莞市理科状元感言―――定好短期目标一步一步来最喜欢倒腾电脑,还曾因此“荒废”了一段时间学业;爱好博览群书,从小就喜欢读《三国演义》等谋略方面的书,最佩服的人是曹操——这个获得全市理科第一的18岁男生陈昶君,看起来很酷,话也不多。他说高三一年很平静度过,波澜不惊。妈妈刘冬梅一下子就点破了他:“高考考完回来,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和我拥抱,我看表情就知道考得不错,心里一块石头下了地,他说自己有80%的机会上清华……”刘女士笑了,现在孩子能上清华是板上钉钉的事,清华大学广东招生办的人26日晚上就找上了门。陈昶君说,希望自己能进清华大学化学生物工程专业。陈昶君高一时成绩并不拔尖,拿班主任王小武老师的话来说,这孩子是在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开窍:“高三第一家长会后,他妈妈就高兴地打电话告诉我:‘这孩子开始有办法了,说自己想上清华!’”这次以后,陈昶君进入了明显的转变期,他的数学、化学成绩开始风生水起,在几次模拟考中突飞猛进。“他平时模拟考经常在化学科里拿第一,高考前的深圳二模只考了十几名。他自己总结说:这个为他敲警钟,免得高考的时候失去方向。”王老师说,陈昶君平时勤问好学,懂得安排时间,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是个有理性的学生。陈昶君自己也证实了这一点,他慢条斯理地说:“人生像一盘棋,要先做好部署,再一步步走好。我会为自己定下短期目标,一步一步来,用实现短期目标来慢慢靠近长远目标,不会猛火攻心,而是厚积薄发。”据了解,下象棋也是陈昶君的爱好之一,他从小就爱向爸爸挑战,“开始总是爸爸赢,后来就总是我赢。”他笑着说。学习上,陈昶君很善于自我总结,课桌上总有两本总结本:一本专门搜集解题思路,一本专门用来总结错题,“我觉得考试前系统地翻看一下吗,自己的提升会很大。”而即将升入理想大学的他,对暑假也早就做好了规划:“想利用暑假充实自己,我性格比较内向,希望参加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学习,以便更好地在大学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交往。”四、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的校徽解读1、标志的中心图案呈“8”型,显现第八高级中学的数字特征。2、标志的颜色选择包含以下寓意:◇整个标志采用蓝绿颜色的搭配,显现学校充满生机活力而又深远淡定。◇中心图案选用绿色,以彰显生命的意义,结合图案的灵动感,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VI设计的主色调保持一致,以表明对其办学思想与风格的承接和延续。3、标志的图形包含一下寓意:◇图形似两面飘扬的旗帜,意在表明学校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旗帜,致力于培养现代合格公民。◇图形似书本的叠放,显现学校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教育使命,显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图形似两扇明亮的窗户,意在表明学校对世界的观察与探索,对外部的开放与交流。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