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资讯高中历史?高中历史选修都学哪几本都是什么

一、2020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摘要】对于考试大纲来说,我们知道它是备考的方向,也是我们复习的依据,当然对于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科目是高中学科科目,当然,不同科目考试大纲有所不同,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2020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4.能够对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及完整的教学环节。

5.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6.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历史教学资源。

(三)教学实施

1.能够运用合理的组织形式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2.能够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述历史教学内容,对历史概念进行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及意义,合理地对历史进行评析。

4.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5.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能够合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生成性、终结性等评价类型和定性、定量等评价方式,并在历史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全面、客观地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三、试卷结构

以上就是2020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有关内容,当然考试大纲很重要,但是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考试技巧、考试资讯等等,也要关注起来,加油!

二、高中历史选修都学哪几本都是什么

高中历史选修都学哪几本?都是什么?

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4、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5、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6、探索历史的奥秘

高中人教版的一共有六册选修分别是:

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本,选修六本

必修一政治史

必修二经济史

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高中人教版选修共六本,至于选什么,看各省市的安排。高考是四选一。

选修只是在必须的基础上拓展,如果必修没有涉及,选修只是了解,高考时选修是15分的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基本都是课外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有几本选修都是什么

人教版的一共有六册选修分别是:

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有几本?都是什么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共6本,名称如下: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广东考纲要求)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通常学校会依据考纲要求从中选取1-2本教学,如果你想自学的话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关内容学习。

2015年河北省高中历史选修哪几本

现在统一使用的教材有四本选修,分别是《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但一般老师不会四本都讲,就得分率来说,四道选考题里得分最高的是改革,其次是人物,所以我们选讲的就是这两本书。战争得分率最低,因为涉及知识面太广,题干里的资讯量巨大,高中生很难有全面的把握,所以我们老师的建议是首选改革题。民主思想与实践时难时易,赶对了出到中国近点民主思想就是必修里的内容了,很好答,但得分率倒数第二,说明不定因素还是不小的。希望可以帮到你,我也是河北省高中生的说⊙▽⊙

现行高中历史书的必修和选修都包括哪几本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都学什么

首先当然是要把课本的内容看透,背熟。

接下来要注意把内容归类,尽量详细点。譬如农业(在分为农作物、其他什么的)、改革措施的、文化艺术等等。因为时间太久了,只记得个大概了,你自己再分。

最重要的是你要每个时代都整理成一个纲领,怎么说呢,就好像是树状图,政治(包含时代背景)、经济、文化三大分支,然后再分详细点。

第三,中国史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学习,学习中国史是纵向学习(按时间推移),横向的意思是指在学中国史的同时,要注意同世界史联络,注意它们同时间上都在发生什么事,或事件上的对比,如郑和下西洋和开辟新航线的异同等等。

最后,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出题。根据课本内容,自己想一下可怎样出题,要注意的是题目的范围不能太小。若能包括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外)就算是很好的题了,因为试卷上最后一道题一般都是这样的题。

我高中是历史专业的,所以也算是我的经验吧。但因为实在是太久了,也就记得这些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加油啊!

三、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会学习世界历史的,那么同学们对世界历史总结好了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1)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埃及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国王胡夫的金字塔最大,其中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国王哈佛拉的陵墓。

(2)四大文明古国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古巴比伦王国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公元前3500年出现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国的杰作)

(4)居鲁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居鲁士: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今天,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国父”。

大流士:波斯帝国国王(前522~前486),不仅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雅利安人: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间,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

阿育王:(约前304~前232)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宾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5)印度“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迈锡尼文明

①古代印度发祥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河,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②阿拉伯数字,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

③迈锡尼文明(前1600年~前1100年)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这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6)《伊利亚特》、《奥德赛》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7)议事会、人民大会

①五百

人议事会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产物,取代了原来的四百人议事会,主要是为了打击氏族贵族,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他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包括五百人议事会的很多机构的产生是抽签决定的。

②古希腊的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也就是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8)斯巴达国家、雅典国家、亚历山大帝国

①斯巴达国家:居民分为三个阶层,国家机构由国王(实行双王制)、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监察官会议组成;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商业极不发达;军事上实行严格的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全民皆兵,忽视文化建设;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核心和领袖。

②雅典国家:平民政体,小国寡民,实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公民意识强,经济上以工商业为主。雅典是提罗同盟的核心和领袖。

③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后来控制了希腊。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腓力二世最终征服希腊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联盟”。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9)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阿那克萨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库、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维

苏格拉底研究的主题是认识人,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他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倡知德合一,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即知识,教育与美德同样重要。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学说。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他还创建了逻辑学。其名言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毕达哥拉斯(前572?~前497?)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定律即勾股定律。

阿那克萨哥拉,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前385)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恩格斯曾经称阿里斯托芬为“喜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厄拉托斯提尼,曾任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长,不仅精于数学、天文、地理,而且长于历史、语言、文学、哲学,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论大地测量》中首次相当准确的算出地球的周长,并大体测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和距离。

盖乌斯·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元首政制

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3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10)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前73~前71),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1)

____

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传道者宣传说耶稣为“救世主”,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12月25日为“圣诞节”。他们的经典是《圣经》。11世纪,____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12)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法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分裂),和中国的秦朝与西汉一样是强大的帝国。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13)阿庇亚大道

阿庇亚大道,古罗马道路,第一条从罗马通往坎帕尼亚和意大利南部的道路,同时也是最著名的罗马大道。

(14)克洛维、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英吉利王国

克洛维(465或466——511年)法兰克王国创立者。中世纪早期曾统治西欧大片领土。图尔内的法兰克国王希尔德里克一世之子。

查理曼大帝(742-814年),或称为查理,卡尔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

英吉利王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英国。5世纪中叶,居住在易北河、威悉河和日德兰半岛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和裘特人,渡海进入不列颠,沿泰晤士河和汉伯尔河向内地推进,赶走当地居民,建立七个小王国,史称“七王国时代”。829年,在反对丹麦人的斗争中统一七王国,建立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15)日本统一、“大化革新”

①亚洲东部的日本在公元前1世纪出现奴隶制国家,到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②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7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背景: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推动。B、____的地球中心说占统治地位,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对传统解释不满。

哥白尼:波兰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改变对宇宙的认识,根本动摇神学理论基础。

伽利略:A、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证据。(意大利) B、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C、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1、17世纪的经典力学

牛顿(英国)经典力学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完整力学体系,实现物理学第一次大飞跃。C、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决定性指导意义。D、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范例

意义: A、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等的理论基础。B、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第一次科技革命。C、还为法国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19世纪的进化论

★背景: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上帝造人说成为教会禁锢人们思想天经地义的教条。

★贡献: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

★影响:A、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位置的认识 B、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瓦特与蒸汽机发明:

★背景:工业革命后,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生产力发展呼唤新的动力。

★过程:改良纽可门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电气技术的应用

★有关电气的重要发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爱迪生发明了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

★影响:电气技术提供了便捷廉价的动力,掀起第二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资本主义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20世纪物理学的新突破

(1)背景:19世纪,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光学、电磁学等取得长足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发现揭示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

(2)新突破: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A、相对论

★提出: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成为继牛顿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看书)

★意义: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可以广泛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领域。打破经典物理学绝对化思维模式,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B、微观世界:量子理论

★提出: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作用: 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科学理论之一。推动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物质生活。

★意义: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崭新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5、20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对人类的影响

电脑和网络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发展方向:A、存储量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B、体积更小,轻便实用。

1969,国际互联网问世,“因特网”。计算机和网络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存储信息――生产办公――家庭使用――网络世界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四

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1、文学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雪莱雨果

(2)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

(3)20世纪现代主义贝克特马尔克斯等

2、美术

(1)新古典主义:大卫–浪漫主义:德罗克洛瓦—现实主义:米勒和列宾

印象派:

★背景:在19世纪科学技术(光学)启发下。

★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代表:莫奈。《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2)现代艺术:传统向现代形态过渡:塞尚、高更、凡高。他们以新的视角描绘客观世界(光与空气氛围)

现代派:采用夸张、变形、抽象手法,代表为西班牙的毕加索

3、音乐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最主要的贡献是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代表作为《英雄》、《命运》、《田园》等九部交响曲,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创浪漫音乐的先河。

4、影视电影

(1)电影诞生: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爆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发明。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2)默片时代:1927年前

(3)现代电影之父:美国格里菲斯

(4)杰出代表:卓别林。《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5)有声电影: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时代。

(6)电视: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

★功能:A、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 B、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 C、娱乐 D、优秀艺术作品展示

★影响: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人的生活、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体系。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