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树德高中学校-福州树德高中学校怎么样

福州树德学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

福州树德学校是私立学校。

清光绪三二年丙午(1906年)朝庭废科举,兴学校,晓沃邱氏宗亲遂举办私立初级小学,校址设晓沃邱家祠堂。历办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经费不足 而停办。民国廿五年(1933年),邱氏祠堂“总理”邱学敦先生复办小学,更名“私立树德小学”,全国解放后归并公立。 1995年邱安健先生决心中兴树德教育事业,选址连江县城关鲤鱼山下,于当年11月8日破土动工,1996年5月县教育局批准办学(小学、初 中),1997年4月市教委批准办高中,1996年秋季开学,校名:福州私立树德学校。2005年,学校更名为:福州树德学校。

中文名 福州树德学校

简 称 树德学校

创办时间 1933年

办学性质 私立学校

校 训 志当存高远

学校简介

清光绪三二年丙午(1906年),朝廷废科举,兴学校,晓沃邱氏宗亲遂举办私立初级小学,校址设晓沃邱家祠堂。历办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经费不足而停办。民国廿五年(1933年),邱氏祠堂“总理”邱学敦先生复办小学,更名“私立树德小学”,全国解放后归并公立。

自1933年至1949年16年间,私立树德小学历任六位校长:名誉校长吴适,连江东湖人,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首任校长邱学敦,至1941年由胡豁如代理校长,1944年邱清氛接掌树德,任校长,1947年邱清氛升任董事长,由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的邱吉仕继任校长,解放前夕校长职责由邱震昌代理。16年间先后培养学生千余名,学生入学均免费。

1995年邱安健先生决心中兴树德教育事业,选址连江县城关鲤鱼山下,于当年11月8日破土动工,1996年5月5日,县教育局以连教成[96]06号文批准办学(小学、初中),1997年4月7日市教委榕教社管[1997]031号批准办高中,1996年秋季开学,校名“福州私立树德学校”。校长由邱安健董事长兼任,聘任姚成器为副校长。至2002年10月,经连江县委同意,选聘原尚德中学主持工作副校长刘金华任常务副校长。2005年,学校更名为“福州树德学校”。

办学理念

学校倡导“志当存高远”的校训,坚持“依法执教,以德治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诚信办学,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放办学,半封闭管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节节攀升。

办学特色

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电脑教学,聘请外籍英语教师负责训练学生的日常英语口语能力;与县少体校联办业余武术班;聘请福建师大艺术系教授担任美术教学,着力真善美学生特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4年秋经县教育局批准树德小学部与连江实验小学联合办学,由县实小选派部分管理人员、教师参与管理与教学,与县实小实行管理、教材、资料、教研、考试“五统一”,达到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的办学目标。中学部坚持教科研兴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培优、提中、转差分类推进”策略,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和院校协作开通国内外学生升学通道。

德育管理

学校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德育管理机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学年初开展军训和新生训练,每周一举行规范化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每日进行班风五项评比,平时学生宿舍进行星级评比。学生按照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原则,评先评优。学校还通过节日、纪念日及校园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期末教师工作业绩评奖评级,加上学生干部培训,后进生品德强化训导,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已逐步形成,学生年操行评定优良率均在90%以上。

地理位置

福州树德学校座落在连江县凤城镇丹凤西路,用地面积约150亩(含正在征用中的30亩)。

校园布局

福州树德学校校园独立,布局合理。中学部、小学部、教学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分清楚。实用地总面积为77832.375平方米,其中建筑总占地面积8537.66平方米,建筑密度9.1%,建筑总面积41143.84平方米,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取得建筑、消防合格证书。硬地面积34222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43120平方米,绿化率达45%。可供体育活动的专用地有1个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和1个2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12个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2个操场,1个儿童游乐场,校舍、场地、设施均无存在安全隐患。生均校舍面积和体育活动专用场地均超过市定标准。

树德是公办还是民办?

福州树德学校是民办学校。

清光绪三二年丙午(1906年)朝庭废科举,兴学校,晓沃邱氏宗亲遂举办私立初级小学,校址设晓沃邱家祠堂。历办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经费不足 而停办。民国廿五年(1933年),邱氏祠堂“总理”邱学敦先生复办小学,更名“私立树德小学”,全国解放后归并公立。 1995年邱安健先生决心中兴树德教育事业,选址连江县城关鲤鱼山下,于当年11月8日破土动工,1996年5月县教育局批准办学(小学、初 中),1997年4月市教委批准办高中,1996年秋季开学,校名:福州私立树德学校。2005年,学校更名为:福州树德学校。

中文名 福州树德学校

简 称 树德学校

创办时间 1933年

办学性质 私立学校

校 训 志当存高远

学校简介

清光绪三二年丙午(1906年),朝廷废科举,兴学校,晓沃邱氏宗亲遂举办私立初级小学,校址设晓沃邱家祠堂。历办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经费不足而停办。民国廿五年(1933年),邱氏祠堂“总理”邱学敦先生复办小学,更名“私立树德小学”,全国解放后归并公立。

自1933年至1949年16年间,私立树德小学历任六位校长:名誉校长吴适,连江东湖人,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首任校长邱学敦,至1941年由胡豁如代理校长,1944年邱清氛接掌树德,任校长,1947年邱清氛升任董事长,由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的邱吉仕继任校长,解放前夕校长职责由邱震昌代理。16年间先后培养学生千余名,学生入学均免费。

1995年邱安健先生决心中兴树德教育事业,选址连江县城关鲤鱼山下,于当年11月8日破土动工,1996年5月5日,县教育局以连教成[96]06号文批准办学(小学、初中),1997年4月7日市教委榕教社管[1997]031号批准办高中,1996年秋季开学,校名“福州私立树德学校”。校长由邱安健董事长兼任,聘任姚成器为副校长。至2002年10月,经连江县委同意,选聘原尚德中学主持工作副校长刘金华任常务副校长。2005年,学校更名为“福州树德学校”。

办学理念

学校倡导“志当存高远”的校训,坚持“依法执教,以德治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诚信办学,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放办学,半封闭管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节节攀升。

办学特色

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电脑教学,聘请外籍英语教师负责训练学生的日常英语口语能力;与县少体校联办业余武术班;聘请福建师大艺术系教授担任美术教学,着力真善美学生特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4年秋经县教育局批准树德小学部与连江实验小学联合办学,由县实小选派部分管理人员、教师参与管理与教学,与县实小实行管理、教材、资料、教研、考试“五统一”,达到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的办学目标。中学部坚持教科研兴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培优、提中、转差分类推进”策略,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和院校协作开通国内外学生升学通道。

德育管理

学校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德育管理机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学年初开展军训和新生训练,每周一举行规范化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每日进行班风五项评比,平时学生宿舍进行星级评比。学生按照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原则,评先评优。学校还通过节日、纪念日及校园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期末教师工作业绩评奖评级,加上学生干部培训,后进生品德强化训导,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已逐步形成,学生年操行评定优良率均在90%以上。

地理位置

福州树德学校座落在连江县凤城镇丹凤西路,用地面积约150亩(含正在征用中的30亩)。

校园布局

福州树德学校校园独立,布局合理。中学部、小学部、教学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分清楚。实用地总面积为77832.375平方米,其中建筑总占地面积8537.66平方米,建筑密度9.1%,建筑总面积41143.84平方米,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取得建筑、消防合格证书。硬地面积34222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43120平方米,绿化率达45%。可供体育活动的专用地有1个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和1个2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12个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2个操场,1个儿童游乐场,校舍、场地、设施均无存在安全隐患。生均校舍面积和体育活动专用场地均超过市定标准。

福州市连江县树德中学地址?

我是树德毕业的啊,学校在丹凤西路上,你沿着丹凤西路一直往里面走,走到尽头有条小路,往右边拐,就是树德学校的大门了,

2021福建中考550分能上高中吗?

2021年福建省中考550分可以就读普通高中。福建省中考今年总分是800分,按5比5的比例划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九市一区最高普高录取分数线是517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0分,所以无论在哪个市都可以就读普通高中的。你根据自己所在市去填报普通高中的志愿,祝你成功。

姓林的是什么郡?

林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比干是林姓太始祖。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其兄乙即位后,封干于比邑(今山东曲阜),称比干。比干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二十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侄儿帝辛(商纣王)。

比干庙位于河南卫辉,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

商末,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被纣王赐剖心而死。 比干公殉国后,其子逃难到山谷,周武王灭商后,因感于比干公忠义之气,赐姓林名坚,拜为大夫,食采清河。后命为三监,移封博陵公。坚公诞于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时称西河。故吾林郡望为“西河”。堂联:

西林诞育 存孤实抗回天义;

河朔受封 报国常怀贯日忠。

一、林氏族人必知的林姓郡望堂号

林姓郡望西河,称西河衍派。据《辞海》1519页载:西河乃“春秋卫地。指卫之西境当时的黄河沿岸地区,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北一带。”

郡望:主要有济南郡、下邳郡、南安郡、晋安郡等。

堂号:堂号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记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堂号包括郡望总堂号和自立堂号。林姓堂号有:

 

南安堂:以望立堂。

晋安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济南堂:西汉宣帝时,林遵为博士,官历太子大傅,生五子,世居济南,为济南望族,其后裔以此为堂号。

西河堂:东周时,林氏三十六世林皋,为赵国丞相,因避赵五祸,携子及家人避藏于西河白干山,后为当地望族。故林氏以“西河”为堂号。

九龙堂:战国时赵国宰相林皋,有子九人,被人称为“九龙”。

九牧堂:唐朝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九子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二、林氏族人应知的林氏宗祠对联

1

四言通用联

九龙衍派;双桂遗风。

 

上联典指林皋,战国时赵国宰相,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下联典指唐代殿中侍御史林藻,字纬乾,莆田人。

九龙衍派;双鹤入云。

上联典指战国时赵国林皋事典。下联典指北宋杭州钱塘人林大年,英宗时官侍御史。

梅鹤风标;露鸟孝瑞。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钱塘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有《林和靖诗集》。下联典指唐代进士、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

露禽孝瑞;梅鹤高风。

上联典指唐代莆田人林藻,字纬乾,贞元年间官至殿中侍御史。下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死后谥和靖先生,著有《林和靖诗集》。

西河世泽;务本家声。

全联典指春秋时期的林放,为孔子学生,尝问礼之本,孔子以时方遂末,而放独能有志于本,故以“大哉”称之。

 

金门羽客;和靖高风。

上联典指宋朝林灵素,以方术得幸徽宗,赐号“玄妙先生”,又号“金门羽客”。下联典指北宋林逋,“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

御夷励志;助夫解围。

上联典指清朝林则徐禁烟卓有成效,因受诬革职,后谪戍伊犁。下联典指清朝沈葆桢守广信,林则徐之女刺指血作书,乞援于玉山镇总兵饶廷选,助夫解围。

2

五言通用联

若问梅消息;且待鹤归来。

此联为北宋林和靖祠联,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全联典指林逋事典。

3

七言通用联

十德堂中深树德;

九龙门内再腾龙。

此联为林氏宗祠“十德堂”联。全联典指上联典指战国时赵国林皋事典。

草舍百篇集清气;

虎门一炬振国威。

上联典指明代贡生林时跃,字遐举,号荔堂,鄞人,著有《朋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等书。下联典指清代大臣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力主禁烟。

梅妻鹤子和靖士;

竹笔译文冷红尘。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事典。下联典指近代古文家、翻释家林纾事典,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

济美衣冠承恩宠;

南郡吕格世泽长。

此联为林氏宗祠“济南堂”联。

应视国事如家事;

能尽人心即佛心。

此联为清代林则徐撰自题联。

敦和气而聚国族;

积阴德以福儿孙。

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

大志禁烟,御夷留恨;

血书求救,为夫解围。

上联典指清末政治家林则徐,道光年间,先后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严厉禁烟,卓有成效,有《林则徐集》等。下联典指林则徐的女儿,嫁沈葆桢为妻。沈葆桢守广信府时,太平军攻城,林氏刺手指写血书,向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求援。

幼敏绝伦,京都景仰;

才高压重,状元世家。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林文秩,福州人,拜监察御史,立朝有直声。下联典指明代林大钦、林宣德皆中状元。

敦谊明伦,即此是敬宗尊祖;

本修德立,如斯乃孝子贤孙。

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林氏“敦本堂”联,联以鹤顶格嵌“敦本”堂名。

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

崇山宗,岐山支,山山叠出亦宗支。 

此联为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安堂村林氏宗祠联。

 

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

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此联为福建省福州市南台岛林浦村林氏宗祠“四知堂”联。振作那有时,

少时、壮时、年老时,时时须努力;

成名非易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永定林氏客家人因中原战乱被迫不断南迁,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从中孕育出爱国爱家、顽强奋斗、寻求解放的革命精神。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