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中排名市属高校,广州高中排名一览表

一、广州市省属学校及市属学校有那些

省属:

1、华师附中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校址在广州市东郊石牌,是一所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1952年,由中山大学附中、广东省文理学院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合并而成;前身可追溯至1888年建立的广州格致书院;1983年,由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改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78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

据2012年05月10日搜狐网显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高中、奥校初中共36个班,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200余人。

2、省实验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广州市实验中学创建于1986年,学校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5个,在校生2000余名,教职工140余名,其中高级教师13名,具有本科学历教师50余名。

市属:

1、广雅中学

广东广雅中学成立于1888年,初名为广雅书院;1912年成立广东省立第一中学;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广雅中学;1950年成为广东广雅中学;1969年改为广州市第五十四中学;1978年复名为广东广雅中学。

广东广雅中学是著名的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中学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前身是由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并称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

据2015年1月学校网站显示,广东广雅中学校园面积10.5万平方米,广雅中学有教学班44个,其中内地新疆班4个,学生2200多人。

2、执信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简称执信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是广东省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广州市执信中学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纪念性学校,初名私立执信学校。

1928年秋,改校名为“执信女子中学”,1943年,改为“省立执信中学”,1953年,改为广州市第一女子中学,1966年,改为红女中学,1969年,更名广州市第55中学,1978年复名为广州市执信中学。

截至2014年,广州执信中学有执信南路(本部)校区和109中校区。高中52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规模,学生人数共3515人。专任教师262人。

3、2中

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是在2008年,由广州市萝岗区(现黄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广州市第二中学联合创建的全日制寄宿的民办初中。

它座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开创大道水西路、广州市第二中学科学城校区北侧,校区总用地面积20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31平方米。

4、6中

广州市第六中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建立的黄埔中正学校。广州市第六中学是广东省首批全国示范性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重点中学。截至2014年1月,广州市第六中学有高中3个年级56个教学班。

5、广大附中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首批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是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

学校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俗称“八一中学”),后曾在70年代更名为“广州市第53中学”。1981年,该中学与广州师范学院合作,成为其附属中学,故更名为“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广师附中”,“广附”);

2001年,广州师范学院合并至广州大学,“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广大附中“,“广附”)。2010年,广附迎来了50年校庆,全国政协叶选平副主席、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为学校亲笔题词。

6、铁一中学

广州市铁一中学(原铁道部重点中学)创建于1952年,先后易名为“广州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广州铁路中学”、“广州铁路第一中学”。为广州市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广州市高中招生提前批进场录取的重点中学之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校本部和亚运城两个校区,广州市铁一中学亚运城校区规划用地78.68亩,建筑面积达到45272平方米,有教学班60个,学生3000人,开办48个班(初中30个班,高中18个班)。

7、协和中学

广州市协和中学是中国广州市荔湾区的一所全日制高级中学,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重点中学、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协和在1949年后校名多番变更,直至2001年才恢复“协和”二字;但其校徽被换成“阿拉神灯”后仍保持至今。

协和原本的粤拼英文校名“Heep Woh”依旧没有恢复,校歌也未从普通话版恢复至正统的广州话,而香港四分校则一直沿用至今。

8、广东华侨中学

广东华侨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州市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广州市教育局直属唯一“侨”字号完全中学。

该校前身为四邑华侨中学,于1946年由台山、新会、开平、恩平等地爱国华侨集资创立。1950年政府接管后更名为“广东华侨中学”。

据2015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华侨中学占地面积15050平方米,有3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200余人,专任教师180余人,拥有起义路和金沙洲两个校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实验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广雅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市执信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市第六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市铁一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市协和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华侨中学

二、广东前十名高中学校

广东前十名高中学校:

广东前十名高中学校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中学、暨南大学附属中山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南山中学、仁爱外国语实验学校、广东实验中学(排名不分先后)。

拓展内容:

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该校文化底蕴深厚,课程设置广泛,拥有一批高水平教育科研人才,是全国首批十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

2、广州市实验中学: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被誉为“岭南第一中学”,其优秀的教育质量备受社会关注。

3、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华南地区唯一由985高校设立附属中学,被誉为华南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

4、深圳中学: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是一所集初、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学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5、暨南大学附属中山中学: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名校,其教育质量堪称劲头十足。

6、深圳外国语学校: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是一所以外语教育为主的著名中学,具有很强的国际化特色。

7、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实验学校: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与深圳市政府联合创办的一所著名的中学。

8、深圳南山中学: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以“五育并举、知行合一、知信行美”为办学理念。

9、仁爱外国语实验学校: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是一所注重品德教育的高品质中学,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0、广东实验中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是广州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重点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办学历史悠久,是广东省名校之一。

三、广州高中排名一览表

广州的高中排名前五的学校,优势的详细分析:

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省重点中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该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广州市的领先地位,其优势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此外,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了多种课外活动,如科技创新、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具有优秀的教育品质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该校的优势在于其全面性的教育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科竞赛和高考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其优势学科包括语文、英语、政治等。

3、广州市执信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以其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卓越的教学质量而闻名。该校的优势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校风,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执信中学的学科竞赛和高考成绩也一直处于广州市的领先地位,其优势学科包括历史、地理、生物等。

广州当地享有盛名的大学:

1、中山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它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中山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影响力。

2、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它以工科、理科为主要特色,涵盖了工、理、管、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3、暨南大学也是一所享有盛名的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有着“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暨南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理科为主要特色,同时也有着优秀的工科和商科专业。

4、华南师范大学也是广州的一所知名大学。它是广东省属的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为主要特色,同时也涵盖了理学、工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